郭宏斌同志的人生信条是三句话:堂堂正正做人,公公正正用权,扎扎实实做事。这三句话,就是他优秀品质的具体体现。凡是了解他的人,对于他对党和事业的无限忠诚,对于他在工作中坚定的原则性,都有深刻的印象。
常怀群众疾苦
郭宏斌同志祖籍河南温县,父辈迁徙到黄龙崾崄乡太地塬村落户,他就出生在那里。家庭的艰辛和父母的正直善良,使他从小养成了忠厚纯朴、吃苦耐劳的性格。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,在党的培养下,郭宏斌同志从乡镇普通干部,到乡长、乡党委书记,先后18年奔波在田间地头,带领群众谋发展,奔富路,也造就了他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间的公仆意识。
1998年,郭宏斌同志担任曹店乡党委书记。该乡八家梁行政村,干部之间矛盾重重,村集体外欠账较多,群众怨声载道;帮派械斗、群访闹事、人口外流,使这个拥有千亩良田的大村落成远近有名的烂摊子,人均收入不足千元。倾听群众心声后,郭宏斌同志采取组织措施,撤销了村支部书记、依法罢免了村主任,又耐心说服正在泄湖村担任村支书的乔占山,异地来到八家梁村担任支书。这在全县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举,开了黄龙县“村官”任用史上的先河。其后他又经常深入八家梁调查研究,帮助跑项目、争资金、兴产业,先后实施了拉大电、修公路、建新村,栽核桃、引水上塬等诸多工程。如今的八家梁面貌焕然一新,家家住新房,户均新栽核桃面积50.7亩,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10元,成为闻名的“全国文明村”。
1999年,郭宏斌同志被延安市委、市政府表彰为优秀乡镇党委书记。多少年过去了,提到他,群众都说:这可是个好官。
“有党纪国法做后盾,有群众拥护,我怕什么?!”
作为延安市目前任职时间最长的县区监察局长,组织上评价他:公道公正,工作交给他放心! 2008年,郭宏斌同志被推选为全市“反腐倡廉十大卫士”之一;2011年,被评为陕西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,郭宏斌的事迹被《中国纪检监察报》后,省委常委、纪委书记郭永平同志批示:“郭宏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十分感人,展现了新时期一名党的纪检监察干部为民务实履职尽责的时代风采。请干部室会同宣教室组织人员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整理,转发全省纪检系统进行学习。”
从到纪委工作后,为找准工作切入点,他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,一头扎在基层搞调研,逐步修订完善了黄龙县纪委、监察局10多项规章制度,并提请县委、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干部管理、退耕还林、移民搬迁、学校收费以及村务政务公开等多项工作监督办法。在治理特权作风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,还牵头制定出台了《黄龙县公用车辆管理办法》,要求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向纪委签订不违规驾驶公车承诺书,并附有家属亲笔签字。同时,深入推进干部“问责、问廉、问效”、“述职、述廉、述效”等工作,从而使纪检监察工作有章可循、有法可依,为广大干部拧紧了"安全阀"。据不完全统计,郭宏斌同志担任县纪委副书记、监察局长十余年间,全县的干部职工违法违纪案件发案率始终保持在延安全市最低。
重任在肩头,职责在胸中,郭宏斌同志时时兢兢业业。他经常告诫身边人员:“作为纪检干部,廉洁不仅是一种品德,而且是一种重要能力,就是‘管住自己’的自制能力,有了这种能力,才是一个合格的纪检干部。”在具体办案中,从线索初核、谈话笔录到调查报告的草拟等方面,他都对单位同事进行细心指导和培训,着力打造一支英勇善战、廉洁高效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。办起案来,他既当运筹帷幄的指挥员,又当冲锋在前的战斗员,事无巨细,都要负责到底。2003年,接到群众举报:有关部门出具虚假手续使某单位职工谢某超生。郭宏斌同志立即带人着手调查。有人劝:黄龙县小人少、低头不见抬头见,人际关系错综交织,凡超生的干部,都有点背景,你一个监察局长就敢摸这老虎的屁股?“不管他们的背景有多硬,困难有多大,我都要查个清楚,给群众一个交代。”郭宏斌同志严词以对,谢某闻风后,赶快托人向他说情、送礼,他不予理睬。由于案件追溯到两年前,涉及的6名人员有的已调动或升迁,阻力非常大,为了防止串供,他组织连夜出击,在陡峭山路徒步十余里调查取证,连续作战三十多个小时,终于查清了谢某弄虚作假超生的问题,使6名违反政策的干部职工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。
近年来,他亲自办理的案子有30多件,处理处分干部职工20余人,这些案件没有一件出现差错,件件都办成了铁案。
让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地为中心工作服务,更体现了郭宏斌同志的拳拳公仆本色。黄龙是闻名的“中国核桃之乡”,森林资源丰富,被誉为“陕西的一叶肺”,盛产核桃、花椒和野生山菌。每年大货车络绎不绝,公路“三乱”却让群众非常痛恨。郭宏斌同志安排纪检监察干部明查暗访,调查取证,先后对6名人员进行了重处,年度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,毫不客气地将县公安局、交通局列为倒数第一名,予以一票否决,刹住了歪风。延安市有规定:凡是重大项目建设,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提前介入。县液化气站、晟龙宾馆等招商引资项目在建过程中,供水、供电等一些单位扯皮。郭宏斌同志又当监督员,又当协调员,竭尽全力使各种难题及时化解。他说:黄龙是国家贫困县,财政收入才一千多万。气候特殊,每年施工期又短,项目早建成一天,就能早一天造福群众。
我心里有把尺子
在长期紧张的工作中,郭宏斌同志患上了严重Ⅱ型糖尿病,引发肾病(晚期)、慢性肾功能衰竭、肾病高血压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继发性贫血等多种严重疾病。但他继续坚持着繁重的工作,日常除办公常用的物品外,他总是药不离身,每次用餐前,都要往自己身上注射胰岛素。为办好案子,常常要四处奔波。病情发作时,浑身发软,脸上汗珠滚落,汗水很快会湿透内衣。他赶紧吃点东西,口里噙上块水果糖,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。同事们关切地劝他休息一会,他总是笑笑说:“病嘛,工作一忙起来,注意力一转移,就把它岔开了……”
2012年,全县“三问三解”党员干部包扶低收入村活动开展后,他先后十几次到自己包扶的三岔乡贝坡村,了解民情,会同村委会干部制定村上的包扶规划,争取资金为村里安装了16盏太阳能路灯;从县文化部门争取到数字电视设备一套和一批健身器材,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;在防汛中,他积极协助村里整修排水渠380多米;与水利部门协调维修水泵等饮水设施,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问题;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,争取扶持资金5000元,发展村上养鱼业,并为养殖户安装了照明等基础设施;积极与交通等上级部门联系,立项20余万元,计划硬化村级道路‥‥‥
随着病情一天天加重,加之本县医疗条件差,郭宏斌同志现在每周要到邻近县城做二至三次血液透析,每月要到去距县城近200公里的渭南市做一次血液过滤,降压的、降糖的、治贫血的、促红素、钙片等药物药不离口,每月光医药费就得六、七千元。郭宏斌同志84岁的的老母亲,生活不能自理,因他得病只得送回农村由大哥照顾。家里除过几件陈旧的家具,摆放最多的就是药盒和各种检查器械。为了减少开支,治病的一些必须检查也是能不查就不查,医院打一次吊针8元,为省这几元钱,这项业务妻子已十分精通,多年下来,已快成“治病专家”了。家人穿的衣服,虽然整洁得让人起敬,但质料却掩饰不住一种寒伧。即使如此,每次面对涉案者的请托和贿金他都断然拒绝,从未丧失一个纪检监察干部的操守和职责,也从未因种种威胁、恐吓而不为,而丧威。他说:“我心里有一把尺子,只有心里踏实,活得充实,才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照顾。”曾经和郭宏斌在县纪委搭过班子、现任黄龙县委书记刘亚宁说:“在郭宏斌的身上,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他长期疾病缠身,却能够任劳任怨、坚持工作,在点点滴滴中体现着纪检监察干部甘于清贫、真心为民的可贵品质。”